宿迁名人(5)王相 杨泗洪
王 相(1789—1852),字惜庵,清代宿迁人。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其曾祖王林曾任宿虹邳睢盐运同知,先住归仁集(今属泗洪县),后遭诬陷去官,迁居郑曲沟(今市区郑楼镇)经商,遗训子孙永不为官。道光十九年(1839年),王相定居宿迁县城富贵街,遂入宿迁籍。王相自幼嗜读诗书,深通典籍。不屑科举,鄙薄仕途。居郑曲沟时,筑“百花万卷草堂”,终日埋头读书、著述、吟咏,并工书法。定居宿迁县城后,于其宅内仿江南园林筑“倦圃”,叠石为山,凿池蓄水,池上建浮槎亭。亭东建上下各五大间的二层楼一幢,命名“信芳阁”(俗称池东书库)。内藏王氏累世积存的历代书画经籍40万卷。亲手校勘古籍,陆续刻版,统称“信芳阁丛书”。其中,选辑清初至嘉庆年间 300多家诗而成《信芳阁诗汇》。其本人诗集、日记、随笔等数十卷,均刻版印制。曾请当时宿迁名篆刻家徐泾为之刻“九惜印”,文曰:“为天地惜物;为朝廷惜贤;为祖父惜家声;为子孙惜阴骘;为家惜用;为自身惜福;为学业惜光阴;为年齿惜精神;为终生惜名节。”以此取字“惜庵”。花费十多年心力主持摹刻《高风翰砚史》,先后聘请名篆刻家王子若、吴熙载摹刻,计135幅。今仅剩部分石刻,藏于南京博物院,为国家一级文物。
杨泗洪(1847—1895),字锡九,号茂龄,清代宿迁宿城人。出身武术世家,自幼矫健勇武,少有大志。读书未竟,即投笔从戎,清同治元年(1862年),以武童资格入湘军,后入淮军。后时事承平,返回故里,侍奉母亲蔡氏,以孝称道。他任侠尚气,门徒甚众,好济人危急,削不平之事。其时,军门陈凤楼统兵驻宿迁,因事与之争斗,经知县排解,转而结为莫逆之交。光绪十年(1884年),刘铭传奉命督办台湾军务,抗击入侵法军;次年,为首任台湾巡抚。经陈凤楼推荐,杨泗洪被刘铭传聘为营官。沪尾之战,杨泗洪率部迎敌,屡挫法军前锋,令敌退却,从而威名大震。刘铭传为充实台湾军力,到台湾第四年即委杨泗洪以招募之责。杨泗洪返回家乡宿迁,募壮勇 3个营,后又于海门一带招募 3个营,先后送台。经训练,均成劲旅。光绪十五年(1889年),杨泗洪任镇标左翼统领,奉命平定少数民族叛乱,进兵宜兰、内山、恒春、枫港等,剿抚并施,擒获零阿零等头领 50余人,平定叛乱。不久,任台湾镇总兵,统领翊军、屯军、镇海中军、前军、武毅右军和吉林炮队等 35个营。光绪十七年(1891年),刘铭传因病离任,唐景崧接替其职。甲午战争爆发,中方战败,清廷被迫与日方签订《马关条约》,许割台湾,激起台湾人民反抗。台湾士绅成立“台湾民主国”,推唐景崧为总统。后日军占领基隆,唐逃回厦门。于是,众人推刘永福为军民抗日首领,任军统,推举杨泗洪任分统。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夏,布政使预兆熙等 18人及台湾士绅大众,会同刘永福、杨泗洪登坛盟誓,载书歃血,相约死守。杨泗洪率所部黑旗军 2万人慷慨启行。正当暑天,他以外敌之辱激励士兵,垂泪而道,军心大振,接连克复台中、台北。日军三路南犯,他分兵迎击,自己所在的一路迎战敌人主力。在安溪大败敌人,收复失地,又擒斩日酋戈藤文录、式武却哥哥、武生诌邪等。再乘胜进攻新竹,诱敌中雷,然后返兵追击,大获全胜。日军退至南溪湾,他又率军搏杀,每战必先。刘永福派人送来书信,劝其珍重,不宜轻近敌锋。他回信说:“我如驱饥羊搏饱虎,利在速战,机在勇决,我苟不先,士气少沮,无能为也。”将士们以一当十,使日军一时难以得逞。无奈敌众我寡,深入无援,左翼马廷卿军又不意被日军暗结台湾匪徒攻破。杨泗洪率军稍作后退,然后夜袭敌人。敌人有备,伏兵四起。杨泗洪指挥将士突围,混战中腿部中弹,仍裹伤督战,反击敌人。历时两昼夜,追击日军至落虹桥(一说大马岭)。一日酋殿后,杨泗洪奋力向前,意欲生擒,腹部又中敌弹,于是停止追击。当天夜间,杨泗洪在彰化牺牲,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夏历七月二十日。牺牲之前,杨泗洪抱定与台湾共存亡之决心,驰书与母亲和妻子诀别。伤重弥留之际,又令军中不可发丧,标树姓旗一如平常,退时灵柩先行,大军随后缓缓后撤。日军远望杨泗洪军队旗号齐整,退而有序,不知虚实,狐疑畏惧而不敢追。杨泗洪阵亡噩耗传来,台湾军民痛悼。刘永福痛不欲生,欲以手枪自尽,被左右救止,但终感独木难支,遂于同年夏历十月退回厦门,台湾于是彻底陷落。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