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方志之窗-历代方志

书面材料语言文字出错类型、规律及防范

时间: 2013-03-26 00:0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图书里的信息,是通过文字记录的。南朝学者刘勰说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因此,他提出著书立说的三条基本要求:章无疵,句无玷,字不妄。清代学者戴震说得更明白:“经所以载道、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学者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科学的思想文化内容,需要通过正确的文字符号准确地表达。要正确记录、传播、传承思想文化,就要求正确用字、用词、造句。用字错了,用词错了,造句错了,都会影响思想文化的准确表达,从而影响图书载道、明道的功能,影响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古代学者把错误很少的书称作“善本”,把错误多的书称作“错本”,认为错本“诬古人(诬枉作者),惑来者(误导后学)”。南宋诗人陆游指出:“错本散满天下,更误学者,不如不刻之为愈也。”他主张“出错书不如不出书”。因此,出“善本”不出“错本”是历代编校家的道德追求。我国老一代出版家,也是以这样的态度做出版工作的。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当年曾为《三闲书屋校印书籍》拟过这样的广告词:“本书屋……虚心绍介诚实译作,重金礼聘校对老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这种对读者极端负责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

一、书面材料语言文字出错的类型

书面材料出错有十个类型:

(一)文字差错;

(二)词语错误;

(三)语法、逻辑错误;

(四)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五)数字使用错误;

(六)量和单位使用错误;

(七)版面格式差错;

(八)事实性错误;

(九)知识性错误;

(十)政治性错误。

(一)文字差错

文字差错主要有:错字、别字、漏字、多字、错简、错繁、使用异体字。

出错频率最高、对图书质量影响最大的是错字和别字。

错字和别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错字: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错字。

如“鼻”和“聚”的下半部:

    畀(丌)乑(众)

         

别字:是字但用在此处不当,即此处当用甲字却误用了乙字,这乙字叫做别字。

通常说的错别字,主要指别字。别字是编校工作的重点防范对象。

《咬文嚼字》编辑部组织专家审读了约3 000种图书、1 000种期刊、100种报纸,整理出“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这100个别字,都是规范汉字,但都用错了,而且经常用错,所以具有典型意义。分析这100个别字,可以找到错用别字的主要原因:

我对这100个别字进行了初步分析,找到错用别字的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没有掌握汉字简化的规范。

100个别字里,有6个是没有掌握简化字规范而造成的:

1.“重叠”错作“重迭”。

2.“天翻地覆”错作“天翻地复”

3.“啰唆”错作“罗唆”

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恢复使用4个曾被简化的字:像、叠、覆、囉不再作象、迭、复、罗的繁体字处理,囉类推简化作“啰”。这样,叠和迭、覆和复、囉和罗又是含义不同的字。

叠,义为“一层又一层”;迭,义为“一次又一次”。重叠只能用“叠”不能用“迭”。

覆,义为“翻倒”;复是復和複的简化字,义为“往复(復)”“重复(複)”;“天翻地覆”只能用“覆”不能用“复”。

囉,本是语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如“你尽管放心囉!”后跟“唆”组成“囉唆”,表示言语繁复。囉恢复使用后,类推简化作“啰”。

4.“向往”错作“响往”

向,本指北边的窗户。古代房屋,坐北朝南,南边开门(户),北边开窗(向),以便空气对流。《诗.豳风》:“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塞向墐户”就是关闭密封门窗。向有“朝向”义,因而引申为“方向”。向又是“嚮”的简化字,义为“趋向,归向”。所以,向是一形二字。“向(嚮)往”就是心所趋向的意思。

“响”是“響”的简化字,本义“回声”,引申为“发出声音”,无“趋向”义。所以:“向往”只能用“向(嚮)”不能用“响”(響)。

5.“蓝天白云”错作“兰天白云”

兰,是“蘭”的简化字,不是“藍”的简化字,“藍”的简化字是蓝。

6.“瞭望”错作“了望”

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注⑦瞭,“了解”仍简作了,“瞭望”的“瞭”不简化。

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里都有许多说明性注释,例如:藉口、凭藉的藉简化作“借”,慰藉、狠藉等的藉仍用藉;餘简化作“余”,在余和餘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餘(如“餘年无多”),餘类推简化作馀;徵简化作“征”,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的徵不简化。编辑校对必须注意这些注释。 

第二个原因:不明了成语的含义。

在书面材料中,常见成语里错用同音或形似别字,主要原因是不明了成语的含义。例如:

“川流不息”错作“穿流不息”

川,江河,“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如同流水络绎不绝。穿,本义“破透”,无“流水”义。

“旁征博引”错作“旁证博引”

旁是个多义字。本义“广泛”,别义“侧边”。古书上有“旁求俊彦”,“旁求”不是“从侧边求”,而是“广求”。征是一形二字,本义“走远路”,又是“徵”的简化字,义为“搜集”。“旁征博引”的含义是:广泛搜集,大量引证。人们对“旁”的含义,只知“侧边”而不知“广泛”,就自然地联想到“寻找旁证”,而将“旁征博引”错作“旁证博引”。

“草菅人命”错作“草管人命”

菅,一种茅草,茅和草都是不值钱的,“草菅人命”比喻视人命如茅草而任意残杀。菅字与管字形体近似,且菅字不常用而管字常用,许多人不知菅字的含义,故常将“菅”错写作或错读作“管”。

这类别字还有:沤(呕)心沥血,金榜提(题)名,走头(投)无路,饮鸠(鸩)止渴,针贬(砭)时弊,额首(手)称庆,趋之若骛(鹜),一诺千斤(金),言简意骇(赅),竭泽而鱼(渔),不落巢(窠)臼,烩(脍)炙人口,不径(胫)而走,自抱(暴)自弃,一愁(筹)莫展,声名雀(鹊)起。

第三个原因:缺乏汉语词汇典故知识。

汉语词汇里,有不少词语含有典故,缺乏典故知识是误用别字的重要原因。例如:

“悬梁刺股”错作“悬梁刺骨”

“悬梁”典出《汉书》:“(孙敬)好读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刺股”典出《战国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世用“悬梁刺股”形容发愤读书。

错作“悬梁刺骨”就不知何义了。

“墨守成规”错作“默守成规”

“墨守”即墨子之守。战国时期,楚惠王准备攻打宋国,要鲁班制造攻城器械。墨子得知,前去劝阻。墨子解下衣带当城墙,鲁班将木牒当攻城器械,两人在桌子上较量攻守。鲁班设计了九种攻城器械,都被墨子一一破了。鲁班无计可施了,墨子却还有守城之策。楚惠王看了他们的攻守表演,终于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因为墨子善守,人们便将牢守、固守称作“墨守”。后世将“墨守成规”作为成语,“墨守”的含义改变了,变成“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比喻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错作“默守成规”就不知何义了。

“再接再厉”错作“再接再励”

“再接再厉”出自韩愈孟郊合写的诗《斗鸡联句》。韩愈和孟郊一块儿看斗鸡,触发诗兴,便共同创作了《斗鸡联句》。两只鸡斗了几个回合,就无精打采地退出战斗。这时,鸡的主人就给鸡喷水,一喷水,两只鸡就像是睡了一觉醒来一样,又精神抖擞起来。但是,它们没有马上去厮斗,而是先在地上磨喙。孟郊见此情景,写了两句诗:

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砺,磨刀石,是名词,在诗句中作动词用,表“磨砺”义。“再接”,再斗;再砺,再磨砺。“再接再厉”作为成语,比喻做事贵在坚持,要不断地努力。厉是砺的本字,所以成语“再接再砺”写作“再接再厉”。“厉”后来被“砺”取代,改义为“严格,猛烈”。人们不知厉字的本义,以为“厉”是别字,妄改作“励”。励,义为“劝勉,振作”,无磨砺义。

“九州”错作“九洲”

九州是九个行政区域,不是九个大海中的陆地。“九州”典出大禹治水,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将天下(华夏大地)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称作“九州”,后世用“九州”作为华夏的代称。

将“九州”写作“九洲”,就不知所指了。

这类别字还有:黄梁(粱)美梦,一股(鼓)作气,美仑(轮)美奂,磬(罄)竹难书,滥芋(竽)充数,世外桃园(源)。

第四个原因:因误解字义而误用别字。

这是误用别字最主要的原因,100个别字有2/3是误解字义造成的。

下面,从100别字中挑出5个来解析:

“优哉游哉”错作“悠哉游哉”(悠是别字)

因误解“优”的含义而致误。优,本义“饶”,即吃饱了。“饶”的第一引申义是“有余”,例如“有余力”“有余暇”。“优哉游哉”里的“优”,是“有余暇”的引申义:悠闲。“优哉游哉”,又作“优游”,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优秀”是优的远引申义。

只知优的“优秀”义而不知优的“悠闲”义,故误用。

“宣泄”错作“渲泄”(渲是别字)

宣,本义“大室”,即敞亮的厅堂。由“敞亮”引申出“明白”“公开”“传布”等义。“宣泄”,即吐露(公开)心中的积郁从而达到舒散的目的。

渲,国画的一种画法,即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起烘托效果。由“烘托”引申出比喻夸大地形容,如“渲染”。渲字无“发泄”之义。

人们看到“泄”有三点水,便误用“渲”。

“精粹”错作“精萃”(萃是别字)

粹,本义“米纯而不杂”,如“纯粹”“粹白”。“精粹”义为“精美纯粹”。

萃,本义“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如“荟萃”“出类拔萃”(荟与萃、类与萃同义)。粹和萃不是同义词。

人们不明了萃字的含义,误以为粹、萃同义,故误用。有的词典将“荟萃”释义为:(英俊的人物和精美的东西)汇集。括号里的限制词是不恰当的。荟,本义“草繁茂”,萃,本义“草丛生”。荟、萃二字是同义词,荟萃,同义反复,含义就是聚集,并非特指“英俊的人物和精美的东西”聚集。

“床笫”错作“床第”(第是别字)

笫,古代的床板(木制为板,竹制为笫,统称笫)。有的字典释笫为“席”,是不准确的。笫是床的构件,席不是床的构件,所以床又称“床笫”。“床笫之私”即两口子的隐私。第的本字是“弟”,本义“次序”,如“次第”。引申为等级、功名、地位,和床不相干。

“简练”错作“简炼”(炼是别字)

练和炼,都是形声字,表音的声旁相同,故同音。决定它们含义区别的是表义的形旁:练从丝,炼从火。

练从丝,表明跟丝有关系,本义“将生丝煮熟使之柔软洁白”。古汉语上有“练染”一词,其中的“练”即“煮缣使洁白”。“简练”的“练”用的就是“洁白”义,“简练”即简洁,简要明白。

炼从火,本义“加热使物质纯净或坚韧”。炼钢、炼乳都是本义,即通过高温除去杂质、提高纯度。化学工业、文学创作都有“提炼”一词,如“提炼香精”“提炼情节”,都是“提取所要的,除去不要的”的意思。故用“炼”不用“练”。

练和炼,形似音同,但含义不同。

从上述辨析可知:正字和别字,或者形似,或者音同,或者义近,容易混淆错用。辨别正误的办法:从辨析两字的本义入手,弄清两字含义的本质区别。

书面材料出现别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无心之误”,例如由于疏忽而写了别字。录排过程发生的别字,是由于拆字失误、击键错位、指令失误等技术性原因造成的,也是“无心之误”。这类错误比较明显,因而比较容易发现,所以称作“显性错误”。

另一种是“有心之误”,是写作主体自以为是造成的。这类错误,似是而非,难以辨识,所以称作“隐性错误”。上述100个最常见别字,都是“有心之误”。

(二)词语错误

这里说的词语,包括词、词组、成语。

常见的词语错误:

错用词语;

褒贬错位;

错用成语。

1.错用词语

错用词语的现象在新闻媒体和出版物上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不明了词义或误解词义。有位大学教授从报刊图书中捜集许多错用词语的实例,在部分文科学生中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排出“最常见的10个误用词语”:

①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是成语,语出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枳句,枳树上弯曲的枝杈。枳句会招来鸟儿做巢。空穴,孔洞,空穴会引来风袭。这句成语用自然现象比喻由于自身存在弱点,病菌、流言才得以乘隙而入。白居易在《初病风》中也说:“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但是,一些人引用这句成语时,常错误地比喻“没有根据的谣言”。《现汉》也作了自相矛盾的释义:“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②亲眼目睹

目睹:亲眼看到。“亲眼”多余了。

③凯旋而归

凯,胜利的乐曲;旋,归来。凯旋,奏着胜利的乐曲归来。“而归”多余了。

④炙手可热

某报标题:《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继任人之间再掀波澜》

某报标题:《清华学子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这句成语,在媒体和出版物中使用频率很高,但十有八九用错,把贬义词误作褒义词,把“炙手可热”比喻行时、走红、抢手。

炙,会意字,上肉下火,含义就是“火上烤肉”。炙手,灼手。“炙手可热”语出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丞相即杨国忠,杜甫用“炙手可热”形容杨国忠权大势盛,告诫人们远离杨国忠。可见“炙手可热”是贬义词,跟行时、走红、抢手不相干。

⑤灯火阑珊

“晚风徐徐,城市的阑珊灯火尽收眼底。”

阑珊,暗淡。灯火阑珊,灯火暗淡。例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城市入夜的万家灯火,璀璨亮丽,不能用“阑珊”来形容。

⑥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而“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是远古时代的事。

⑦叹为观止

“台湾交通混乱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语出《左传》,吴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音乐舞蹈,看到舞“韶”时,不禁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观止”的意思是“好到了极点”,“尽善尽美”,是褒义词。

⑧莘莘学子

“这位莘莘学子终于走进清华大学。”

“莘莘学子们从公举东身上,再次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莘莘:众多。“这位”与“莘莘”是矛盾的。“莘莘学子们”中的“莘莘”与“们”是同义词。

⑨首当其冲

“在扑灭森林大火战斗中,解放军战士又一次首当其冲。”

“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

冲:冲要。首当其冲:处在冲要位置,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是“冲在前面”或“敢为人先”。

⑩豆蔻年华

“这些女同志当初在豆蔻年华就干起了列车押运。”

“豆蔻年华”语出杜牧七言绝句《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这首诗是赠给一位十三岁多一点儿的雏妓的,用“二月初”的豆蔻花形容她。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正含苞待放。“豆蔻年华”只能比喻十三四岁的女子,用来比喻女列车员显然不合适。

2.褒贬错位

汉语的词义除理性义外,还有附属的色彩义,色彩义之一是感情色彩。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前者称作“褒义词”,后者称作“贬义词”。褒贬错位,是说由于用词错误,造成欲褒实贬或欲贬实褒与说话人意愿相反的效果。例如:

①某提倡创新的文章的标题:要当始作俑者

欲褒实贬。“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后世用作成语,比喻倡导恶劣风气的人。不能用来比喻创新。

②某报用标题质问中国女足:差强人意为哪般?

欲贬实褒。“差强人意”出自《后汉书》(刘秀称赞大司马吴汉):“唯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差强人意,原义“很能振奋人的意志”。后世用作成语,含义为:令人比较满意。差,比较;强,满意。理解为“很差劲”,是错误的。

③古往今来,诗人墨客对庐山瀑布的称颂之作连篇累牍。

“连篇”和“累牍”,同义反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一件事。作为成语,形容冗长烦琐,华而不实,含有明显的贬义。用来形容“称颂之作”显然不合适。

④深孚─深负  不负─不孚

“深孚众望”和“不负众望”,都是褒义词,但常见将“深孚众望”错作“深负众望”,将“不负众望”错作“不孚众望”,两个褒义词便都变成贬义词。

孚,孵的本字,引申为“信”。《说文解字》解释说:“鸡卵之必为鸡,人言之信如是矣。”所以古代文人认为:“诚信曰孚。”“深孚众望”的意思是:深得大家的信服和敬佩。

负,由人贝合体,本义“恃”(自负),引申为“依仗、凭借”。后更多地表“背”义,如“背负”“负重”,引申为“承担”(身负重任)、“享有”(久负盛名)等。“不负众望”的意思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深孚众望”与“深负众望”,“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意思正好相反。

3.成语错用

要判断成语使用正误,必须了解成语的特点。

成语有两个特点:结构的定型性;意义的完整性。

结构的定型性,是说成语的结构成分和构成方式比较固定,不可随意拆开或改动。

意义的完整性,是说成语的意义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概括带有比喻和形容的性质,能表现十分丰富的内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用错了,就会适得其反。

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有如下三种情况:

(1)将成语的构成成分拆开(如:将“求全责备”拆开改作“不因求全而责备”);

(2)擅改成语的构成成分(如:将“明日黄花”改作“昨日黄花”);

(3)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后一种错误最为常见。例如:

①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能收到万人空巷的效应。

把“万人空巷”误解为“人们都待在家里”。

语源:苏轼《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巷字有二义:①“里中道”;②“住宅”。“万人空巷”通常形容有了重大活动,人们都走出家门,家里没有人了。

②在七月流火的日子里,工人们踩着滚烫的土地……

把“七月流火”误解为盛夏烈日热浪。

语源:《诗·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先秦历法的七月;流,运行;火,大火星。七月流火,描写的是先秦七月的天象:到了七月,大火星便偏西向下运行。此时的华夏大地,已是夏末秋初,暑热尽退,秋凉已至。

③中央电视台某著名主持人:下面请大家欣赏美轮美奂的芭蕾舞。

由于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力,“美轮美奂”一时成了时尚成语,媒体和出版物纷纷用“美轮美奂”形容绘画、天鹅、自然景物,形容各种美的事物。

语源:《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古代圆形粮仓。奂:众多。众多粮仓矗立,自然高大宏丽,所以说“美轮美奂”。“美轮美奂”有两个限制词:轮,奂。即轮美、奂美。所以,又作“轮奂美”,只能形容建筑物,不能形容其他事物。

④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会活动。

把“卓尔不群”误解为不合群。

卓尔不群:超群出众。

⑤也许有人认为唐代诗人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他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把“别无长物”误解为没有别的特长。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⑥记者赶到他生前工作的单位,耳濡目染了许多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把“耳濡目染”误解为听到看到。

耳濡目染:由于常见、常听而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思。

⑦尤其是古代系列,很多书被搞得不忍卒读,唐突古人,以至于此。

把“不忍卒读”误解为读不下去。

不忍卒读:(多因内容悲惨)不忍心读完。

⑧面对太湖的水色山光,又焉能不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所惊叹!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太湖的水色山光,乃是自然景物。应将“巧夺天工”改为“鬼斧神工”,或删去“巧夺天工”。

(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

逻辑混乱、语言失范,是当前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语言文字错误的重要表现。

据《咬文嚼字》编辑部统计分析,出版物中的错误,语法和逻辑错误占19%。据“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征集活动”组委会2006年10月对征集到的病例所作的统计分析,报刊中的逻辑语言应用病例中,语法错误占19.5%,逻辑错误占14.6%,两类错误共占34.1%。这两个数据,充分说明了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严重程度。

但是,现在出版界对语法和逻辑错误不大在意,编辑加工和校对时不大注意改正这类错误,检查图书成品编辑质量时也很少检查这类错误。

语法错误,分为词法错误和句法错误。

常见的词法错误:

(1)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不当;

(2)数量表达混乱;

(3)指代不明;

(4)副词、介词、连词使用不当。

①他由于顶不住压迫而丧失原则。

“压迫”是动词,应改用名词“压力”。

②诗里充沛着江南的田园情趣。

“充沛”是形容词,应改用动词“充溢”。

③各历史小区内,服务人员全部衣着当时服装,按当时风俗礼仪、膳食、交通方式提供服务。

“衣着”是名词,不能当动词用。可以改作动词“穿着”。

④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出土了大批重要文物。

“出土”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发掘”。

⑤恐龙蛋壳的微量元素镁比现代正常蛋壳低三十倍左右。

数量表达混乱。倍指跟原数相等的数,因此倍数只能表示数量增加,数量减少可以用分数或百分比。

⑥参观了化工厂和铅笔厂后,大家都说:“这个厂变化真大!”

指代不明。“这个”指化工厂还是铅笔厂?

⑦对于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反映现实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展开过一场争论。

介词“对于”使用不当。“对于”用于引进对象,“这个问题”本来可以做引进对象,但后面有个“上”字,引进的对象就没有了。可将“对于”改为“在”,或者删去“上”,让“对于”直接引进对象“这个问题”。

⑧惟其如此,而不是什么别的,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连词使用不当。“惟其”作连词用表“正因为”,用在这个句子里显然不当。可以改为“只有”。 

常见的句法错误:

(1)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或多余;

(3)语序不当;

(4)句式杂糅。

搭配不当指句子相关成分在意义上或语言习惯上不能配合。

①他问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许,慢慢踱到我身旁。

“沉思”与“少许”不搭配。

②元杂剧这种新形式在金代已经初步奠定。

“形式”与“奠定”不搭配。奠定,稳固地建立。改法:在“新形式”后加“的基础”;将“奠定”改为“形成”。

③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的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

“笑容”和“歌声”是联合主语,谓语是“回响”。“歌声”可以“回响”,“笑容”却不能“回响”。可改为“……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耳边回响,灿烂的笑容经常在脑海里浮现。”

④构思好不好,关系到作品好不好,正是作家在作品上显示出他的艺术本领。

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好不好”是两面的,“显示本领”是一面的,两面与一面不能搭配。

成分残缺或多余指句子里少了必要的成分或多了某个成分而使句子意思不清楚。

⑤光明派出所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案发现场,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成分残缺。缺主语,“派出所”不能做主语。可在“迅速”后加“派出民警”,这样“派出所”就成了主语。

⑥我久久伫立在楼前,默默地辨别原来三间平房的位置。

成分多余。“伫立”即长时间站立,没有必要再用“久久地”来修饰。

语序不当指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失当而造成语病。

⑦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剧作家个性和精神生活。

语序不当。“丰富多彩的”位置失当,应移至“剧作家”后面。“丰富多彩”是形容个性和精神生活的。

⑧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跳水女教练。

一个句子里有多项定语,就要合理排序。这个句子有多项定语,应该这样排序:国家队的(表领属关系)─一位(数量)─有2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跳水女教练(性质)。

句式杂糅指不同句式(句子结构形式)捏合在一起而造成的语病。

⑨一个人的进步快慢,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内因”和“内因起决定作用”两个句式杂糅了。选用其一即可。

⑩深入学习……讲话,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实效。

“推动”与“建设”可以搭配,但“推动”与“实效”不能搭配。分析这个病语可知,作者把“推动建设”与“使……取得实效”两个句式杂糅了。

逻辑错误有些句子结构完整,符合语法规则,但在事理上讲不通。这种错误就是逻辑错误。

例如:国庆五十周年,电视晚会上赫然一行标语:欢庆祖国50华诞!

从语法上分析,没有什么毛病。但是,在事理上讲不通,因为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历史,已经五千岁了。错在哪里?错在概念误用。“祖国”这一概念的内涵是“祖籍所在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没有历史阶段的划分。五十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岁数。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朱德熙指出:

语法要服从逻辑,一句话不但要有适当的结构,还要事理上讲得过去,才算是通的。要想正确表达思想,第一件事就是要讲逻辑。

出版物上常见逻辑错误。例如:

①……这数以千万元的“管理费”大都转化为其个人消费基金。

概念误用。“消费基金”指扣除积累后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即用于满足社会和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国民收入。可以改为“大都中饱私囊”或“大都转化为个人财产”。

②如果一天能记住三个词汇,一年就有一千多。

概念误用。“词汇”指词的总汇,属于集合摡念,不能用表示个体数量的限定词“三个”修饰。可把“词汇”改为“词”。

③每一本书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应当让孩子多读点书。

判断失真。“每一本书都是有教育意义的”这个判断是不真实的。

④有关部门表示,今后一定要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误用否定。本想表达的意思是“此类事件今后不会再发生”,由于误用双重否定(杜绝……不再)表达的意思变成“还要发生”。

⑤墨的造型,有动物型、仿古器物型、植物型,以及圭、璧、琴、蝉、果实等。

属种并列不当。圭、璧、琴都是古器物,蝉是动物,果实是植物。在这个句子里,古器物、动物、植物是属,圭、璧、琴、蝉、果实是种,属种不能并列。

⑥我省热带作物生产的规模还很小,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不高,因此发展潜力还很大。

推理错误。“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不高”与“发展潜力还很大”之间,没有必然推出的因果关系。

有些逻辑错误会导致思想政治错误。某书稿在分析某县经济落后原因时说:

全县人民多年来为保证辽河中下游人民端上‘一碗清水’,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有树不能砍,有矿不能滥挖,有污染项目不能上,致使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从逻辑上讲,这是一种悖论,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得出只有破坏生态环境,经济才能发展的结论。从思想政治上讲,这个结论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害的。

著名语言学家 吕叔湘 先生在病榻上对社会语言文字混乱十分忧虑,他对来访的《咬文嚼字》主编说:现在是“社会语言文字全面混乱时期,字也错,词也错,语法也不通,文风也有问题”。语言学界有学者认为:建国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有过三次混乱,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第二次是“文革”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到现在还在混乱着。《南方周末》把当前的语言文字混乱称作“第三乱世”。《南方周末》在一篇访谈录的引题中指出:

河水突破堤坝,就是洪灾。语言失去规范,就将歧义丛生,失去沟通交流的作用。

我们出版的图书,被读者视为汉语规范,因此,图书里的语言失范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毛主席亲自修改过的社论,题为《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强调指出:

必须使报纸和出版物都能用正确的语言来表现思想,使思想为群众所正确地掌握,才能产生正确的物质力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就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要求:

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要为全社会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做出榜样。

我们出版工作者,应当站在推动全社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这样的高度,来对待图书的编校质量。

(四)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标点符号不是字,但它在记录语言中有重要作用。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们是另一种形式的虚字,也不为过分。应当把它们和‘和’‘的’‘呢’‘吗’同等看待,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两种,其中:点号7个,都表示停顿,但是各自作用不同:

句后点号

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句内点号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点号所表示的停顿和分隔的层次,顿号小于逗号,逗号小于分号,分号小于句号。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可以出现逗号,不可以出现句号。

所以吕叔湘、朱德熙强调“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一个独特作用”。如果随意使用,违背了标点符号各自的独特作用,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造成语言混乱。

点号错用最常见的有(括号内为正确标点符号):

(1)一逗到底,几个句子混合在一起。例: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乡村旅游活动中来。

(2)非整句引文句号误置于引号内。例:

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

(3)非疑问句误用问号。例:

这位经理担心的是:这笔维修基金在层层传交过程中,监管的力度够不够?(,)能不能做到专款专用?(。)

“够不够”“能不能”是疑问词,但这个句子不是疑问句,所以不能用问号。

(4)滥用分号。分号使用错误常见的有4类:

①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误用了分号。例:

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②不是并列关系误用了分号。例:

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剌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③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误用了分号。例:

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④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句号。例:

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是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5)不同层次的停顿都使用顿号造成结构层次混乱。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

标号有9种:引号、书名号、专名号、括号、连接号、间隔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标号使用错误最常见的有:

(1)省略号后保留了点号,或与“等”“等等”并用;

(2)间隔号(中圆点)误为顿号或下脚圆点;

(3)句内括号放在了句外,括号离开了被注释的文字;

(五)数字使用错误

古代汉语书面材料只用汉字数字,所以不存在使用错误的问题。现代汉语书面材料使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被全世界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汉语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在书面语言里又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完全取代汉字数字,所以两种数字同时使用,常常出现数字使用的混乱。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情况下只能使用汉字数字?为了规范数字用法,国家制定了一个标准,即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用法就是错误的。

根据国家标准,使用数字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字;非物理量量词(计数单位)前的数字;计数的数值(正负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及一部分概数)、公历纪年、代号代码和序号中的数字。

(2)使用什么数字,要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例如: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相邻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和带“几”的数字表示约数,非公历纪年等,均应使用汉字数字。

又如:“二”“两”“2”,表示的数值相同,用法有别:“二”“两”在度量衡单位和百千万前面可以通用;序数、分数、小数用“二”不用“两”;常用量词(如个、本、件、回、种、天等)前用“两”不用“二”;用“两”的地方都不用“2”;用“二”的地方如强调具有计量和统计意义时可以用“2”。

(3)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也可以使用汉字数字的,按“局部统一”原则处理。

(4)《数字用法》标准不适用于古籍和文学读物。

数字使用错误是由于违反上述原则而造成的。

(六)量和单位使用错误

所谓量和单位使用错误,是指量的单位名称、符号、书写规则,不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的规定。

常见的量和单位使用错误有:

(1)使用不规范的量名称,包括使用已废弃的旧名称,同一名称出现多种写法,使用自造的名称;

(2)量符号的使用不规范;

(3)单位名称书写错误;

(4)单位中文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不准确;

(5)单位国际符号书写和使用错误;

(6)SI词头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不正确;

(7)使用非法定单位或已废弃的单位名称;

(8)在图、表等中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未采用标准化表示方式;

(9)数理公式和数学符号的书写或使用不正确。

二、汉文字使用出错规律

在书面材料里,文字使用出错频率最高,出错数量最大,掌握文字使用出错规律,对于提高加工质量和校对质量,确保图书编校质量,意义重大。

汉文字出错规律主要有如下10条:

(一)形似字混淆致误

两字形体近似,容易混淆致误,是汉字出错的一条古老规律。

汉字形体结构近似,有如下6种情况:

(1)一横一撇一点之差别。如:干千  王壬  天夭  戍戌

(2)多一笔少一笔之差别。如:鸟乌  斥斤  戍戊  冽洌

(3)出头与不出头之差别。如:失矢  申甲  土工  牛午

(4)长横与短横之差别。如:末未  土士

(5)整体形象近似。如:己已巳  戍戌  幻幼  育肓

(6)合体字的两个偏旁一个相同一个近似。如:旷犷  持恃  奕弈  眈耽喧暄  茸葺  辨辩

(二)音同字混淆致误

 吕叔湘 先生做过统计分析:现代汉字有字的音节有1 200个,一般字典收字10 000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8个字。因此,音同字混淆错用的概率很大。

音同字错用有如下4种情况:

1.音同形似,出错的概率最大。如:

泡炮  辨辩  仗杖  冽洌  拴栓  烁铄

轫韧  磬罄  殴欧  抉诀  燥躁  骛鹜

2.音同形异,也容易混淆致误。如:(括号内为正字)

慢(曼)舞  宏(洪)亮  亲(青)睐  愤(奋)发  带(戴)罪  神彩(采)  耸(悚)然  撕(厮)打  精萃(粹)

3.专名错用同音字。如(括号内为正字):

棉蛉(铃)虫  黄莲(连)  金钢(刚)石  天燃(然)气  拓扑(朴)  石碳(炭)酸  图门(们)江  搔(瘙)痒症  树酯(脂)  涵(函)数  海棉(绵)  腐植(殖)质株州(洲)  稽(嵇)康  弥(祢)衡  荷(菏泽)  三迭(叠)纪

4.成语错用同音字。如(括号内为正字):

不茅(毛)之地  各行其事(是)  好高鹜(骛)远  仗义直(执)言  明火执杖(仗)  走头(投)无路  以(倚)老卖老  分道扬镖(镳)  金璧(碧)辉煌  稍(少)安勿(毋)燥(躁)  变本加利(厉)  真知卓(灼)见  鬼域(蜮)伎俩  蓬壁(荜)生辉  精兵减(简)政  默(墨)守成规  汗流夹(浃)背  不加(假)思索  出奇致(制)胜

(三)义近字混淆致误

如:采彩  度渡  炼练  消销  熔融  汇会  汲吸  依倚  作做  复覆  象像  记纪  分份  长常  词辞  暴曝爆

(四)义连致误

汉字里的许多字构词能力很强,可以和不同的字合成不同的词。因此,写作主体容易发生下意识的联想,而导致写别字的“无心之误”。如:

文化—文明  奥运会—奥动会  科学—科技

(五)义反致误

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含义相反的词,也容易写错。

(六)错分、错合

汉字里面的独体字很少,总共不过500多个字,合体字占绝大多数。合体字一般由两个独体字组合构成,合起来是一个字,而拆开来是两个字。这类字容易造成错分(一个字错分为两个字)、错合(两个字错合成一个字)的错误。如:

“明”错分为“日月” “月夜”错合为“腋”(横排)

“炭”错分为“山灰” “白水”错合为“泉”(竖排)

(七)互倒致误

汉语词汇里的许多由两个字合成的词,作为语素的两个字位置互易就会变成另一个词。例如:

办法─法办  马上─上马  北京─京北

力量─量力  女子─子女  开放─放开  

感情─情感  得了─了得

(八)错简、错繁

使用非规范“简化字”,叫做“错简”;简体转为繁体转换对应不准确,叫做错繁。

1.错简

发生错简主要有三种情况:

(1)错用已经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里的“字”。如:

歺(餐)兰(蓝)付(副)亍(街)祘(算)

肖(萧)桔(橘)仃(停)抪(播)咀(嘴)

(2)错误地类推简化。例如“鄧”中的偏旁“登”简化作“又”,“讓”中的偏旁“襄”简化作“上”,但凳、橙的偏旁“登”不能类推简化作“又”,壤、镶的偏旁“襄”不能类推简化作“上”。类推简化就成了错字。

(3)自造简化字。

(4)收入《简化字总表》中的简体字,叫做简化字。简化字是规范汉字。有些简体字在民间和网络流传,但它们不具有法定性,不是规范汉字。

2.错繁

被简化字取代的字,叫做繁体字。有些出口海外的书刊,要使用繁体字,因而要将简化字转换成繁体字。简转繁经常发生错误。为什么会发生“错繁”?主要原因是“一简对多繁”转换偏误。

“一对多”有三种情况:

(1)一个传承字,兼做另一个或多个繁体字的简化字,变成一形多字。如:几是传承字,兼做幾的简化字;里是传承字,兼做裏(裡)的简化字;云是传承字,兼做雲的简化字;征是传承字,兼做徵的简化字;台是传承字,兼做臺、檯、颱的简化字;系是传承字,兼做係、繫的简化字。

(2)一个古字,借作繁体字的简化字。如:体是古字,音“笨”,借做體的简化字;适是古字,音“括”,借作適的简化字;党是古字,古有“党项族”,借作黨的简化字。

(3)两个或多个繁体字,共用一个简化字。如:復和複共用简化字“复”;發和髮共用简化字“发”;鍾和鐘共用简化字“钟”。

因此,这类简化字转为繁体时,要求对应准确。对应错了,会闹笑话。如:

皇後(后)长徵(征)茶幾(几)髪(發)生  公裏(里)人雲亦雲(云)中文係(系)

简化字里一简对多繁占30.32%,简转繁时要特别注意。

(九)使用已经废止的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一字多形,同一字有两个甚至多个写法。如(括号内为异体字):

窑(窰、窯)创(剏)泪(淚)吊(弔)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内的异体字共1 055个。”

后来,先后三次共恢复了其中的28个字,停止使用的异体字还有1027个。使用了国家明令停止使用的异体字,就属于错别字。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异体字可以用于姓氏和书法作品。

(十)汉语词汇里,有些合成词或音同或义近,有些合成词甚至被认为是同义词。

这些词容易混淆错用。例如:

学历─学力  权力─权利  成心─诚心

不肖─不孝  服法─伏法  辩证─辨证

分辩─分辨  利害─厉害  必须─必需

化妆─化装  截止─截至  以至─以致

质疑─置疑  事实─事态  期望─希望

保障─保证  界限─界线  通信─通讯

确当─确切  心情─心绪  暴发─爆发

秩序─次序  位置─地位  交纳─缴纳

关心─关怀─关注  发明─发现─发觉

布置─部署  问世─面世─应世

价值─价格  文萃─文粹  反应─反映

汇合─会合  记事─纪事  吸取─汲取

含义─含意  监察─检察  胜地─圣地

还有些科技术语或形似或音同,容易混淆错用。例如:

电介质─电解质  综合证—综合症  支原体—依原体  声纳—声呐  欧姆—姆欧  篙草—嵩草  地质—地盾  因数—系数  相位差—相位移  磨擦—摩擦

吕叔湘、 朱德熙 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针对音同义近的合成词特别指出: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是不大会有的。其间的区别往往很细微,但这正是我们的语言的丰富与精密的证明。那么,怎么找到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呢?辨析这些词义,要辨析合成词中相异的作为语素的字,通过字义的辨析,找到词义的区别。例如:

学历(历,经历。学历,学习经历。)

学力(力,力量,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权力(力,力量。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权利(利,利益。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成心(成,已定的。成心,故意。)

诚心(诚,诚实。诚心,诚恳的心意。)

不肖(肖,与祖先相似。不肖,与祖先不相似,多指品行不好的后代,如“不肖子孙”。)

不孝(孝,孝顺。不孝,不孝顺。)

服法(服,承认,服从。服法,承认罪行,服从判决。)

伏法(伏,趴下。伏法,被执行死刑。)

分辩(辩,解说。分辩,辩白,辩解。)

分辨(辨,辨别。分辨,辨别。)

利害(利,利益。利害,利益与损害。)  

厉害(厉,严厉。厉害,难以对付与忍受。)

必须(一定要。)

必需(必不可少。)

化妆(妆,梳妆打扮。化妆,为了漂亮而梳妆打扮。)

化装(装,装扮。化装,为了掩盖本来面目而装扮。)

截止(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义为“终止”。)

截至(及物动词,后面必须带宾语,义为“告一段落”。)  

三、编校工作防范

(一)构筑两道图书质量保障防线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编辑工作;第二道防线是校对工作。编辑以作者原创作品为对象,以审读加工为手段,消灭书稿中的差错。

校对以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和依据编辑发排文本排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为对象,先校异同,将校样同原稿对照,依据原稿改正排版的错漏;再校是非,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误。

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相互衔接,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图书的质量。

编辑工作的疏漏,可以由校对工作来弥补,校对工作的失检,就无可换回地成为图书成品的差错,所以说,校对工作是图书质量保障的最后防线。

现在的问题是:编辑加工普遍粗放,甚至不加工,把大量差错留给校对。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将这种现象称作“编辑职责后移”。就是说,消灭原稿上的差错,本应是编辑的职责,却推给了校对。第一道防线弃守,第二道防线势必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第二道防线坚固,当然还可以阻击来犯之敌。遗憾的是,第二道防线十分薄弱。全国有1/3以上的出版社撤销了校对机构,另有1/3的出版社的校对机构只有一两个管理人员,校对工作完全依靠外校。一方面编辑防线弃守,一方面校对防线残缺,这是“无错不成书”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解决“无错不成书”的治本之策,就是构筑两道防线:一方面,严格审读加工的编辑工作制度,遏制“编辑职责后移”;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专业校对机构和校对制度,加强校对工作。现在,编辑工作重心转移到策划,编辑加工粗放倾向很难彻底扭转。在这种情势下,当务之急是构筑图书质量保障最后防线,强化校对队伍,培养校对人才,加强校对工作,弥补和完善编辑工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无错不成书”还会继续下去。

要构筑图书质量保障最后防线,当前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1)要解决好出版社领导班子的认识问题。

出版界长期流行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校对是简单劳动,认得字的都可以干。”另一是认为“校对不创造财富”,把校对人才视作“包袱”。因此,许多出版社不建立自己的专业校对队伍,不重视培养自己的校对人才,或者实行“编校合一”,或者完全依靠外校。出版社的决策者们,应当尊重出版工作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校对在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校对队伍建设,构筑好图书质量保障的最后防线。

(2)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重新制定校对工作政策,为校对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世纪80年代初制订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将校对工作定位为“对原稿负责”。现在,书稿早已电子化了,作者交给编辑的是电子书稿,编辑在打印稿上加工修改,排版部门将电子书稿打开,依据编辑在打印稿上的加工进行修改,然后依据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打印出来就是校样。这个校样不同于传统校样,除了编辑加工的部分外,它同“原稿”并无二致。如果编辑没有加工,校样同“原稿”就完全没有区别。从一定意义上讲,“原稿”和校样已经合二而一了,校对实际上是做“无原稿校对”,“对原稿负责”失去了责任依凭。现在的校样里,可能存在5类差错:①作者录入差错;②作者写作差错;③编辑错改;④排版人员修改电子稿的漏改、错改;⑤版式转换过程可能发生的内容丢失和错乱。这5类差错都隐藏在校样的字里行间,用传统的对校方法发现不了,而必须通过是非判断去捕捉差错。“校是非”已经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这无疑对校对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要修订《出版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为校对员的职称晋升提供公平的平台,为造就高级校对人才创造条件。这个《试行条例》已经试行了20年了,这20年中国出版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版专业技术队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它里面的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合变化了的情况。这个条例中关于校对技术职务的规定,在今天看来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例如:条例将校对的职称规定为三级校对、二级校对、一级校对,一级校对为中级职称。初级校对后多设一个门槛,没有设置高级校对职称。随后颁布的《实施意见》,作了如下补充规定:“负责校对方面工作的副编审,可注明‘技术’二字,其条件还要求对校对理论有一定的研究或著译;其职责还应承担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任务。”由于这条补充规定含混不清,许多出版社不执行,校对职称依旧是“一级封顶”。据我们2005年的调查,专职校对人员中,初级职称及尚未评定职称的共占64%,中级职称占28%,副编审仅占8%,正编审则为0。54%的出版社没有高级校对职称。是不是现在的校对队伍,缺乏高级校对人才?不是。现在在职校对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已占83%,其中具有大本学历的已占44%,不乏具有专业理论造诣和丰富的校对经验的高级校对人才,不少资深校对的专业理论造诣和专业技术才能并不比编审低。

(二)引导编校人员建立语言文字优势

出版物中的差错,语言文字差错占80%以上。因而消灭语言文字差错是编校主体的主要任务。要消灭语言文字差错,编校主体就必须具备语言文字的优势。

编辑校对怎样建立语言文字的优势?五点建议:

1.继续识字,多认识字

我们提倡的多认识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增加识字的数量,应当认识国家法定的7 000个规范汉字;二是提高识字的质量,要知其一又知其二。后者尤其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用别字的主要原因。例:“标识”“款识”“附识”等词里的“识”,常被错读作“实”,理解为“认识”,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致。“识”有二音三义:读“实”,义为“认识”“知识”;读“志”,义为“记,记号”。“标识”“款识”“附识”的“识”,都应读“志”,义为“记,记号”。标识,特殊的记号。款识,钟鼎等器物上的铭文、书信和书画的落款。“附识”,作者著作正文后的附言。这三个“识”都应读“志”,含义是记或记号。还有“广闻博识”,孔子的两句名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中的“识”,都是“记”的意思,都应读“志”。

2.掌握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规范

判断汉字使用正误,有一个基本要求: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和标准。

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现代汉语语言文字法规,这些法规是正确使用现代汉语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编辑和校对都应当掌握这些规范和标准。

3.掌握汉字辨析方法

形似而讹、音同而讹、义近而讹,是汉字使用出错的三条主要规律。因此,编校人员必须学点汉字知识,掌握汉字辨析方法,从而准确地辨误改错。

辨析汉字使用正误的基本方法是:审形,明义,知音。即从审形入手,通过审形来明义,通过明义而知音。

试举6组14字辨析:

折──拆

折、拆都是会意字,左边的形旁都是手,说明两字均与手有关,差异在于右边的形旁不同。

折,从手从斤(古斧字),手持斧,会意为“断”(分成两段或几段)。

拆,从手从斥(使离开),会意为“开”。

折、拆二字的引申义,如曲折、转折、折损,拆除、拆穿、拆散,均系各自本义的扩展。

玷──沾──粘──黏

玷、沾、粘、黏,都是形声字,声符都是“占”,所以,形体近似,读音接近。四字的区别在于:表义的形旁不同:玷从玉,沾从水,粘从米,黏从黍。

玷从玉,表示跟玉有关系,本义“白玉的斑点”,引申为“使有污点”“蒙受耻辱”。如“玷污”“玷辱”。

沾从水,表示跟“水”有关系,本是一条河的名称,叫做沾水。引申为“浸染、附着”,“接触”,“分享”。如“沾染”“沾亲带故”“沾边儿”“利益分沾”。

粘,形声,从米占声,含义为“用黏性的东西使物体连接起来”。如“粘连”“粘贴”。

黏和粘原本是二形一字,都是黏性材料,只是制作黏性材料的原料不同,一个用大米,一个用黄米(黍)。专家们在整理异体字时,曾把黏字作为异体字淘汰了。后来又恢复黏字,这样就出现了一字二形。于是,专家们将两个字的音和义重新规范:粘读“沾”,义为“使连结”;黏读“年”,义为“黏性”。

度──渡

度,会意,从庶(省灬)从手(变形为又),直接会意即“庶民之手”。但这个“手”是度量的标准。《说文解字注》:“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体为法。”周代计量长度、宽度、高度,以人体为标准。这就是“度”的原始含义。计量长度有“由此及彼”的意思,因而引申为“通过”。渡是后造的会意字,从水从度,会意为“由此岸及彼岸”。由此,度和渡的含义就有了分工:度,由此时及彼时(时间);渡,由此岸及彼岸(空间)。

即──既

即、既是两个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剖析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可以明白无误地掌握它们的含义。即、既的甲骨文,左旁都是“豆”(盛饭的锅),这表明二字都跟吃饭有关系。即的右旁是“人面对饭锅”的形象,表示“就食”。既的右旁是“人背对饭锅起身要走”的形象,表示“食毕”。古人用“就食”表示“正在或将要发生”的意思,用“食毕”表示“已经发生”的意思。“正在或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就是即、既二字含义的本质区别。“即使”“既然”都是假设,但是,假设的前提不同:“即使”假设的前提是“尚未发生”;“既然”假设的前提是“已经发生”。

备——倍(备感倍感备受倍受)

备,繁体作備,是由小篆演化而来的。甲骨文里也有备字,是象形字:筐里盛着一支箭,含义是“具”,即器具。金文备字形体变了,成了会意字,由矢和用组合而成,含义未变,还是“具”。小篆在金文备字左边加个“人”,除了表“具”义外,增加了“慎”的含义(不是普同的“具”,而且置放武器的“具”)。所以,备字兼有“具”“慎”二义。由“具”引申出“具备”“设备”,又引申出“齐备”(完全);由“慎”引申出“预备”“防备”。

倍,形声,从人咅声,本义“反”,是“背”的本字。古文里常用“倍”表示“反叛”义。《礼记》:“信以结之,则民不倍。”“不倍”,不反叛。“背诵”的含义是“重诵”,是从“反”引申出来的。所以,古文里常见将“背诵”写作“倍诵”。在现代汉语里,倍字的本义已被“背”取代,而被假借表示“跟原数相等的数”,如“倍数”。又引申为“程度比原来深得多”,如“倍加”“倍增”。

倍感,表示感受的程度,如“倍感亲切”,感到特别亲切。备受,表示“全面受到”。类似的还有“备尝”(尝够了),“备至”(无微不至)。不可写作“倍受”“倍尝”“倍致”。

作——做

作,是个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说文解字》释义为“起也。”这是作字的本义。现代汉语仍在使用的“振作”“枪声大作”“一鼓作气”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作字后来增加了一个含义“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的“作”,含有“起”和“工作”的双重含义。作字的引申义,分别由“起”和“工作”二义而衍生:由“起”引申出振作、发作、动作等义;由“工作”引申出制造、充当、从事、行为等义。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但含义跟后来的“做”不同,当“即使”“播弄”“做作”讲。做字收入字书,最早见于明代,明末出版的字书《正字通》释义说:“做,作俗字也。”这说明,在明代,“做”才作为“作”的异体字在民间流行。由于作字已经流行两千年,后起的“做”不可能取代“作”,于是作、做同时流行。这就给使用者造成困难。

上世纪80年代,吕叔湘在《评讲一份通报》一文中专门论述了作、做二字,他说:“古代只有一个‘作’字,是个入声字。后来在说话中变成去声,可是读书音还是入声,就有人造出一个‘做’字来代表说话的去声字音。这种‘文白异读’的现象,现在许多方言里都很普遍。不过,‘做’和‘作’跟别的文言异读字不同之处是:别的字只有一个字形,说话用一个音,读书用另一个音;‘做’和‘作’两个字形,说话里边有些从书面里来的字眼,也说‘作’,读书的时候遇到‘做’字可不能读成‘作’。大多数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做’是去声,‘作’也是去声,完全同音,意思又相同,什么时候写哪个字,这就麻烦透了。”

基于上述分析,吕先生指出:“区别的办法基本上还是用‘文’与‘白’做标准,但不是绝对的。那么怎么办呢?我说,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

过了十几年,吕先生又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再次论述作、做二字的用法:“语音上二者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区别。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根据吕叔湘的辨析,我将作、做二字的用法制表如下:

从吕叔湘的论述及上表所列词组,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

①区别二字用法的基本方法,是用“文”和“白”做标准:

②做语素用,内容抽象或书面色彩重的词,一般用“作”;内容具体或口语色彩重的词,一般都用“做”;成语都用“作”。

③做单音节动词用,多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的含义也比较抽象。

④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不用“做”。

⑤动名词做宾语一般用“作”,一般名词做宾语一般用“做”。

⑥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用“作”不用“做”,但同一个词不要一会儿用“作”一会儿用“做”,要做到局部统一。

掌握了汉字辨析方法,就有了辨识汉字使用正误的武器。

4.学好语法和逻辑

编校人员都必须学好语法和逻辑,把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律作为消灭语言文字错误的武器。

5.掌握书面材料文字出错的规律

(三)广闻博识,长期积累,成为杂家

编校主体在编校工作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要防范各种知识性错误。汉语字词也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用字用词错误,有时是知识欠缺造成的。这就要求编校主体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

下面是几位校对员在校对时发现的存在错误的6个句子,请大家看看,它们涉及的知识面多么广。

①体现在作品中的情蕴和旨趣,与它所处的时代出现了明显的干格。

“干格”是“扞(汉)格”之误。“扞挌”的含义是:相互抵触,格格不入。

②1998年,13亿双眼睛同时凝聚这里,那拍岸惊涛撞痛了13亿颗心。

作者描述1998年抗洪,可谓情真意切。遗憾的是1998年我国并无“13亿双眼睛”和“13亿颗心”,我国人口达到13亿是 2005年1月6日的事,新华社宣布这天0时2分,中国的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诞生。

③《洛神赋图》……《历代名画记》中载西晋明帝司马昭作有此图。

司马昭是三国时代的人物,且西晋并无“明帝”,作《洛神赋图》的是东晋明帝司马绍。

④零下40度的酷寒,寒流压得温度计里那根细细的水银柱一个劲地矮下去。有两处错误:一是“零下40度”应作“-40 ℃”;二是水银的凝固点是-38.87 ℃,气温降到-40 ℃,“那根细细的水银柱”凝固了,“矮”不下去了。

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内有208条河,其中额尔齐斯河、额敏河、伊犁河是外流河。

额敏河和伊犁河都不是外流河。外流河指“流往海洋的河”,额敏河和伊犁河都不是流往海洋的河。

⑥革命是千万人民群众长期奋斗的事业,决非少数人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句中的“决非”当作“绝非”。决、绝都可用在否定词前面,但含义是有差别的。“决”用在否定词前面,表示不容怀疑、不可动摇,含有主观成分,如“决不妥协”“决不退让”。“绝”用否定词前面,表示排除任何可能性,含有客观判断的意思。“绝非少数人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表示的正是对事物的客观判断。

6个句子都存在错误,但错误的性质不同,涉及的知识领域不同。1、6涉及语言文字知识,2涉及人口知识,3涉及古代史知识,4涉及自然科学知识,5涉及地理知识。知识储备不足,是很难发现这些错误的。

(四)充分实现校对功能

校对有两个基本功能:校异同;校非是。

校异同清代校雠家段玉裁这样定义:

照本改字,不讹不漏。

校是非段玉裁这样定义:

定本子之是非。是非有二:底本之是非;立说之是非。

现代校异同的任务:消灭排版错漏。

现代校是非的任务:对原稿中可能存在的错漏进行是非判断,协助编辑改错补漏。

既校异同,又校是非,在消灭排版错漏的基础上发现并改正原稿本身的差错,才能实现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的使命: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实现校对的功能呢?

我以为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努力:

1.必须掌握并综合运用各种校对方法。

校对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对校法要旨在“对”。对校的优点:有利于发现错漏;有利于找到改错补漏的直接依据。

本校法要旨在“前后互证”。“前后互证”即通过文稿的内在矛盾发现错误。

例1

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客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

前后矛盾。前面说涛气“似神而非神者三”,后面列出的涛气现象却是四种。原因是错用了一个分号。

例2

正文:公元756年,四川发生大地震。

书末注:天宝十五年,帝奔蜀,川中大震。

文与注矛盾。正文说“四川发生大地震”,注文说“帝奔蜀,川中大震”(川中百姓大为震惊)。

例3

董其昌是明代中叶对后世最有影响的书画家,他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卒于崇祯九年……

前后矛盾。前面说董是明代中叶书画家,后面说董死于明末崇祯九年,董死后8年即崇祯十七年,明朝就亡了。董其昌生活的年代应当是明代后期而不是明代中叶。

他校法要旨在“以他书校本书”。改必有据,是校对工作的原则。陈垣指出:“此等之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法不能证明其讹误。”

例4

某《唐诗鉴赏辞典》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译作:“向日葵老是围着太阳转”。

向日葵原产北美,杜甫是8世纪人,那时美洲大陆尚未被发现,因此可以肯定:杜甫没见过向日葵。查《本草纲目》可知:葵,是古代一种蔬菜,其生物特性是葵叶向阳。藿,豆科植物叶子。杜诗中的“葵藿倾太阳”不是“向日葵围着太阳转”,而是“葵叶倾太阳”。而要了解“葵藿倾太阳”的含意,还得进一步他校。

理校法要旨在“推理判断”。理,即推理。理校法是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分析、推理从而作出是非判断的方法。

古代校雠家总结理校的经验,认为理校主要从语言、史实两个方面入手。

从语言入手:通过辨析字形、字音、字义,分析文气以及运用语法、逻辑知识等手段,来判断是非,从而发现并改正语言文字错误。

例5

毛主席《沁园春·雪》:

原驰腊象──原驰蜡象(蜡色白而凝固,形容雪原更合适)

例6

触詟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

清代学者王念孙认为:前句的“有复言”与后句的“愿见”文气不贯。他推断:“左师触詟愿见”乃“左师触龙言愿见”之误,龙言二字错合成詟。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左师触龙言愿见”。证实了王的推理判断。

运用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律进行辨析,也是一种有效的理校法。

从史实入手:从文章的内容方面检查文字表述是否符合史实。

例7

某书校样:

对于纷繁复杂的人生现象,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把它比喻为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希腊早在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后就不复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1896年,两者相距2042年。

例8

余秋雨《千年一叹》:

敦煌藏经洞发现前八十天,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文明刚刚蒙受奇耻大辱。

余秋雨《借我一生》:

(藏经洞)被发现于19世纪最后一个晚春季节,与八国联军发起向中国的进攻几乎同时。焚烧圆明园的烈焰即将腾起。

有两处史实错误:其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发生在1900年,而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是英法联军所为。其二,八国联军于1900年6月7日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14日 攻陷北京。已是夏季,并非“晚春季节”。

此外,现代校对还创造了核红、整理、人机结合校对等方法。上述各种校对方法,必须综合运用。

2.必须熟练地掌握校对读阅的方法和技能

阅读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校对工作的基本方式。但是,校对的阅读不同于编辑的阅读。第一,阅读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编辑阅读叫做“审读”,对象是作者的原创作品,目的是全面了解作品,做出客观评价,并且做出取舍决定。所以,编辑审读是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校对阅读叫做校读,对象是编辑发排文本和校样,目的是猎错查漏。第二,两种阅读的基本要求不同。编辑审读强调“慎”,要求全面了解,综合评价,审慎取舍。校对校读强调“细”,要求“一字不略过”,“细辨乎一字之微”。编辑的“三审制”,是三级审读,层层考察,审慎决策。校对的“三校制”,是三个校次,不同校次由不同的校对员担任,有不同的灭错指标、灭错重点和校读方法。第三,两种阅读的方式也不相同。编辑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内容并做出评价,是“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要求集中时间快速阅读,因此阅读时把句子作阅读单位,并且重在“得意”,以求整体感知书稿内容,不必注意字词细节。这种阅读方式我们称作“线性阅读”。校对阅读的目的是猎错查漏,其阅读过程是“同中猎异”“是中搜非”,搜捕字里行间的错漏,因而阅读时以字词为阅读单位,并且重在“得形”,“细辨乎一字之微”。这种阅读方式我们称作“点性阅读”,其特征是“切割”。例如:

他竭尽讽剌挖苦之能事。

无辜百姓惨遭杀戳。

刘华把枣红马栓在马拴上。

这三个句子里都有别字,用“线性阅读”方式阅读,里面的别字不容易一下子抓出来。

现在,把这三个句子加以“切割”:

这样一切割,错别字就显露出来了。

切割式阅读是符合校对活动客观规律的。因为:

(1)校对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猎错。在字里行间捕获错漏,不能扫视,更不能一目十行地跳跃,必须以字词为阅读单位,“细辨乎一字之微”。

(2)校对阅读重在“得形”。与编辑加工不同,校对在校异同时,不必花气力“得义”(明了文章的意义),而重在对字符特征的识别。只有这样阅读,才能在字里行间捕捉个体错漏。

(3)校对阅读要缓慢、匀速推进,在推进中有停顿,有反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字不略过”。

(4)校对阅读要坚持对照。对照是校对活动的基本特征,无论采用何种校法,在阅读过程中都有个“对照物”,校对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对照的过程。因此,校对工作者要进行校对阅读的技能训练。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发现了疑点,尤其发现了语病,校对必须倒回去重读,这时就要从整体上分析句意,必要时还要联系上下句乃至分析段意。三校后的通读检查,也要改变“切割式”阅读,注重句意、文意的理解。

校对阅读是一种特殊阅读,需要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和长期的校对实践,才能熟练地掌握。这正是编校不能合一的一个重要理由。要求编辑在审读时采用“线性阅读”方式,在校对时改变整体感知阅读习惯,采用“点性阅读”方式,是很难做到的。

3.必须建立严密的校对工作制度

(1)坚持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制度

校对主体多元化,是指作者、编辑和校对员共同参与校对,还有社外人员参与校对活动,从而形成校对主体群。

作者校对属“自校”,编辑校对属于“半自校”,他们共同的优势是:对书稿内容的把握,对相关知识的熟悉。共同的劣势是:因习惯线性阅读难以感知个体字符的差异,因思维定式而往往对差错“熟视无睹”。

社外校对人员、技术、经验、责任心一般不如本社专职校对员。

所以,校对主体多元化必须与专业化相结合,并且以专职校对员为校对主体群的核心。终校和责任校对必须由本社校对员担任,全社校对工作必须由本社专业校对机构统一组织和全程监控。

(2)坚持三校一读制度

“三校”即三个校次,“一读”即终校后的通读检查。由于校对客体差错的复杂性和出错原因的多样性,“校书如扫落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投入必要的校对工作量(即校次)。“三校一读”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必须坚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重要书稿和校对难度大的书稿,还要相应增加校次。

2003年底,上海远东出版社对新书进行随机抽检,并把成书抽检结果与印前通读检查灭错结果进行对比。成书抽检结果:抽检新书18种,优质品即差错率≤0.25/10 000的2种,合格品即差错率≤1/10 000的15种,不合格品1种。校对失检1种,失检率为5.56%。这18种书印前通读检查的结果:灭错率(消灭的差错占总字数万分比)超过1/10 000的1种,超过2/10 000的8种,超过3/10 000的7种,低于1/10 000的2种,其中的1种成书差错率达2/10 000。把成书检查的差错率与印前通读检查的灭错率相加,则18种图书均不合格,差错率超过3/10 000的占14种。必须坚持“三校一读”,远东出版社的这个案例很有说服力。

(3)坚持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制度

集体交叉校对,是指由不同职级、不同专长的校对者分别承担不同校次的校对任务,不采取一人包校的做法。

集体交叉校对,可以避免一人包校的知识、经验的局限,和反复校读导致对差错“熟视无睹”,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集体交叉校对还是一种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的有效方式。集体交叉校对也存在不足,主要是校对者对差错的认定不会完全一致,大部头书稿分章集体交叉校对,还会造成版面格式处理的不统一。因此,在集体交叉校对的基础上,还必须实行责任校对制,指定符合条件的专职校对员担任责任校对,组织并参与本书校对工作,对本书校对质量负总责。

(4)坚持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的制度

校对员校是非,不同于编辑的文字加工,其任务是猎错改错。对于原稿本身的错误,校对员只能质疑而无权直接修改,而要由责任编辑排疑认定。校是非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和校对的和谐合作,所以必须实行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的制度。

上述四项制度是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必须全面执行,才能保证校对功能的全面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