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资源下载-宿迁市志

志稿编写应该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 2013-05-29 00:0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各位领导、各位修志同仁:

本人过去长期在宿迁日报社当记者,天天爬格子、写新闻。去年我受聘于市史志办之后,又开始学习研究市志编修业务。现在我们在座的好多同志都进行编写志稿了,但由于分工不同,你们干的是第一道工序,我们是第二道工序;换言之,你们是拿第一稿,我们是在此基础上编纂第二稿,在你们第一稿没交上来之前,我们就算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刚才听了史志办孙主任、仓主任的辅导讲座,我感到大受裨益,我作为方志界的一名新兵,在这里只能根据平时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只能就我平时看志稿和与大家沟通交流时发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现在大家都知道,写志稿不同于写新闻通讯、不同于写工作总结、不同于写汇报材料、不同于写小说散文、也不同于写学术论文等等,地方志有其特殊的文风体例,有其特殊的编纂要求。 志书编纂是一门需要我们从ABC开始,认真学习研究的专门学问,但并非高深莫测,入门并不难。所以大家也不必有畏难情绪,编修地方志毕竟不像造航母、造核武器。毛泽东同志说过: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只要我们吃透体例,熟悉文风,掌握志书编纂的基本要求,资料收集差不多就可以动笔了。我们应该有自信,编纂知识就像窗户纸,一戳就明,但也不能老让这层纸隔着,否则就很麻烦。因此,在战术上也就是在具体编纂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它,认真研究它,踏踏实实地干好这项事业。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符合要求的志稿呢?

首先我想提出志书编修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专业术语:横排竖写、横不缺项、竖不断线、事以类聚、类为一志、断头志、详今略古、上限下限、存真求实、众手成志、述而不论、生不立传、不越境而书、一表胜万言,另外还有述、记、志、传、图、表、录等。这些专业术语和特殊要求,有的就是窗户纸,是一点就明的;有的则需要下硬功夫进行研究和实践。下面我就重点讲五个方面问题。

一、有些同志经常反映资料收集差不多了,但就是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志稿怎么写

这是我平时听到最多的问题。所谓无从下手就是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就这个问题我得分三点来回答。

(1)要在掌握志稿编写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按篇目的具体要求来写。写志稿其实都是命题作文,这一点比我们过去采写新闻稿要简单得多,怎么写?各承编单位都有现成的《宿迁市志》篇、章、节、目(宿迁史志网上也有)可供参考,按篇、章、节、目的要求写,不走题就行了。就是说要先审题,先按题目要求收集资料,编写时要做到题文统一,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2)有些同志感到无从下手,是还没有搞清楚我们现在编修的《宿迁市志》是从古写到今的通志,有的认为就是从1996年建市开始写的。这是一个误区。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我们各行各业都要追溯到事物发展的起点,直到找不到有权威史料记载的源头。比如何时设宿豫,就要追溯到唐李豫年间,下限要写到2011年12月31日,只是在记述上详今略古。

(3)志稿编纂的重要一条就是客观记述。什么叫客观记述呢?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述一个地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化和现状这么一个过程。记事写人要做到“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六要素齐全。说到这里也许有的同志就豁然开朗,认为志稿又太好写了。其实,难就难在客观记述。 比如我看到的有的分志初稿记述一次会议能写一两千字: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什么会议,出席会议人员写得非常细。至于会议内容,听取了什么、讨论了什么、审议了什么,选举产生了什么,真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再就是某某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做出了重要讲话,会议号召什么什么,拖泥带水,空话连篇。稍微懂行的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志稿,是会议报道,是会议总结材料。再一个,这类繁琐冗长的志稿,最容易出现的供稿单位是人大、政协和工青妇等单位。因为这些单位都有若干届若干次代表大会,容易写成连篇累牍而又不得要领的东西,还有一种志稿,知识性、介绍性、说明性内容太多,实际上就是文不对题。有的在志稿里首先介绍一下本部门的工作职能,还强调本部门的重要性,甚至说成是党的工作一部分;有的则浓墨重彩地本部门写本部门秉承什么理念,以什么精神投入工作,工作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等,只见事物不见人,只见帽子不见人,用我们新闻界的话说就是水分太多,这些内容都不能入志。在这里提醒大家,6月底就要交稿了,像这类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稿子,不要说领导和专家评委了,就连我这一关都过不了,退回去还得收集资料重新写。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志稿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毛病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一定要记住去年底那次培训时安徽省方志办王辉处长给我们讲的“三必称”,即言必称时、言必称事、言必称人。我认为只要动笔就想到 “三必称”,枝枝蔓蔓的内容就会少一些。它与我国地方志书要求的“记述准确”、“述而不论”、“文风端正”和“科学、严谨、规范”等标准是殊途同归、一脉相承的。如果按照“三必称”的要求来写重大会议,也只能是“某年某月某日,什么什么会议召开,某某某当选什么。”某年某月某日是称时,什么什么会议是称事,某某某当选是称人,如果还有什么重大议程顶多再写一两句足矣。这不是“三必称”的完美诠释吗?至于会议听取了,审议了选举产生了等等的“了”字都得去掉,“了”是时态助词,志书一般是避用的。还有“取得了”的“得”字句、“什么的”的“的”字句,都有结束、完成之意,有些事物有终了、终结之日,才能用这些终结式、完成式句子,而地方志是代代相传,循环往复,只有一代接着一代续编,永远没有终了,时间的下限只是记述的截止时间而不是事物发展的终结,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从起点写到终点这个“终点”不是事物发展的终点,而是志书凡例规定的时间下限。关于语言规范方面,孙主任讲的非常具体,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和消化孙主任的讲话。还要注意仓主任说的“落笔为史”,我觉得这都是千百年来方志工作者的经典语录、经验之谈。记住这些我们就会惜墨如金,要言不烦。我们《宿迁市志》的质量就不会太差的。

 当然,如果我们仅仅知道如何下手、怎样动笔了,这还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要讲第二个大点——

二、编写志稿切记不能记流水账,要按“三点一线”写,特别是要写好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转折点

在我平时所看的志稿中,有些初稿记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像账房先生记流水账,我刚开始见到流水账就有反感,后来我又发现质量较高的地方志流水账很少,接着我从地方志专业理论刊物上看到不少修志专家学者也极力反对流水账,并提出流水账这个贬义名词,于是我好像找到了理论根据,更有反对流水账的底气了。

所谓流水账,就是在志稿编写中把内容相近的资料进行罗列,满目都是时间加数字,让人感到撰稿人没有经过分析消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根本看不到什么特色,谁看到都会打盹。流水账是志书编修的大忌,如果我们志书的流水账太多,那就不叫地方志了。值得一提的是流水账不只是人大政协、工青妇这些部门的志稿会出现,建设、民政、公安等部门也会出现,比如有的记述公安1998年逮捕多少人、拘留多少人、劳教多少人;1999年逮捕多少人、拘留多少人、劳教多少人……就这样一年一年往下写,这不是流水账是什么?流水账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收集的资料太少。由此可见,充分地占有资料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大家一定要把功夫首先下在资料收集上,既要大量收集资料,又要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进行反复论证、考证、查证,精筛细选,资料中的精华才能入志。

也许大家会问,内容大体相同的资料应该怎样记述呢?很简单,列表就行了, 一表抵万言。

我们所编纂的《宿迁市志》,不单要尽可能地避免流水账,还要写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其中一个主要手段就是按照“三点一线”写。

写好“三点一线”的关键一环是要写好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转折点,突出发展这条主线,但转折点怎么找却很有讲究。请看某县志环境保护篇中这样记述:“‘七五’期间,全县的大气污染主要由燃煤造成;‘八五’期间,城区的工业废气主要主要为燃料废气和工业废气;‘九五’期间,县内主要工业污染源企业有53家;‘十五’期间,全县废气排放量前十位的企业共燃煤21.44万吨……”大家能从这段记述中发现问题吗?这样罗列每一个五年计划是转折点吗?不是。形成的环境污染源不能按“七五”、“八五”分,因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可能按照人为设计的五年计划来展现,我把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记述称作削足适履,是为写转折点而写转折点。同时,从这段文字中也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脉络。

我认为,要想写好转折点首先要选好转折点。怎么选?一定要根据资料,遵循规律。打个比方,我们宿迁工业经济改革发展的历程只要简单梳理回顾一下就知道,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大体上经历了转换机制、产权置换、股份制改造,最后大多变成私营企业,可以说这几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就是宿迁国企变民企的转折点,我们从收集的资料里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找到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有多少个转折点就写多少转折点。工业是这样,以此类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脉络和发展变化的转折点,而且都能找到,千万不能人为地制造转折点。

三、不能回避诸如重大历史事件、灾难性事件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

志书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史、资政、和育人。我认为志书的权威性关键取决于真实性,真实是志书的生命,内容真实才有存史价值,内容真实对当代和后人才有学习借鉴的价值。但是,实现客观记述是需要勇气的,古时有的史官秉笔直书,把皇帝老儿的错都写进去了,结果带来灭顶之灾。好在我们现在政治开明、民主,编修地方志秉笔直书没有杀头之虞,再说我们《宿迁市志》的时间下限为2011年,计划到2018年才出版。这就是说现任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的功过是非要在20多年以后续编的《宿迁市志》才有记述。仅从这个时间安排上,也非常有利于我们客观记述,因此我们对宿迁各行各业过去发展变化的记述一定要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成绩,不取悦领导,也不回避问题。建市十几年来我们宿迁各项事业成绩不小,有目共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失误。当然,失误是允许的,就连邓小平都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有失误。我们地方志理应把成绩与失误如实写进志书,还有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负面事件,我们都要如实记载。发展是志书的主线、是时代的主流,写经验写教训也写负面的东西,这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因而也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至于怎样做到客观记述和述而不论,需要把握三条

(1)不着太多笔墨,点到就行。比如卖厂房买设备,就说此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行了。

(2)不能带着个人成见写。编史修志,必须出以公心。打个比方,如果自己过去违反计划生育挨处理过,正好现在乘修志之机写农村计生干部到群众家牵猪扒粮,跟土匪一样,把计划生育这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说得一无是处,那肯定是不行的。

(3)写负面的东西要掌握技巧。大家都知道,前些年城市带客的三轮车发展很快,但发展太多了也不好。续编《泗阳县志》在记述这个问题时说:“……三轮车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屡见不鲜,市民常为出行安全担忧。”这样的记述就是既不回避问题,也没加任何评论,是典型的述而不论。述而不论不是没有观点,而是巧妙的寓观点于叙述之中,这是一种记述技巧。

四、要立足全局,写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来

我过去干新闻就知道记者要立足全局,要用市委书记、市长的眼光和头脑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样我们的视野才能开阔,才有较强的新闻发现力,才能写出好新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今天编修《宿迁市志》,每一位编修人员也需要这样。没有全局的眼光是发现不了特色亮点的。我们宿迁的时代特色是什么?就拿党员干部教育来说,过去搞过宗旨教育、三讲教育、现在重点是反腐倡廉教育等等,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特色。宿迁的地方特色是什么?两湖两河、酒都花乡、杨树之乡,这不都是地方特色吗?要彰显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我们就要多下功夫把它写出来。在座都是部门的大笔杆子,完全有能力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下面我再重点讲讲如何写行业特色。我觉得不要孤立的就行业写行业,我发现河北《衡水市志》关于衡水文化艺术发展变化的记述很精彩,我看到后就把它抄下来,现在就读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衡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本地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融汇处。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该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接受多元文化的辐射创造了条件。”这段高度概括的文字一是反映了衡水地方文化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的关系;二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接着写道:“秦灭汉兴,衡水一带成为河北经济发达地区,兴邦文化亦空前兴盛,文人学者,累世不穷。”这里很自然地把秦灭汉兴的大环境与地区经济文化的兴盛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往下又写道:“唐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地域文化进一步发展,加之朝廷与地方官吏通过‘辩论经义’、‘相互问难’来选用人才,促使博才多识、‘时有新见’者脱颖而出。”此处把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措施得当之因与人才脱颖而出之果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来。接着再写道:“明清两朝定都北京,衡水处于京南重地,受京都文化的影响,得天独厚。”这段文字把衡水文化艺术的发展写得跌宕起伏,而且是把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写的,事实也是如此啊,唐朝为何诗人那么多?是因为盛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以人才辈出;还有,我国的语言文字是有节奏感、有音乐感的,我过去写新闻就追求这个境界、这个效果,现在修志仍然可以追求语言美。这一点如果是大家都重视了、掌握了就太好了。愿我们《宿迁市志》的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吧!

编史修志,要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地方志编纂是我国独有的沿袭2000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伴民族,随历史,代代相济,永不断章”。作为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基础文化事业,地方志工作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地方志不是谁想修就修的,我们宿迁建市晚,因为没有地方志才开始编修《宿迁市志》。人生难得修回志。今天参加市志,应该说是我们在座各位的莫大荣幸,也是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因此我们都要有一种自豪感,而不要把修志当做一种负担。在我们手中编修的《宿迁市志》质量不能太差,太差就愧对市委、市政府和550万宿迁人民,如果差错太多就会以讹传讹,变成笑话,甚至被推翻重修。《宿迁市志》的质量好坏,关键要看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的努力如何,如果你们第一稿质量太差,我们第二稿就不可能成为精品。因此我们一定要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我们要加强学习,尽可能多学一些修志知识。要脚踏实地,潜心编修,认真提高自己的编修水平。我发现极少数同志心不在焉,不愿在资料收集上下功夫,而是想东拼西凑草草交稿完事,这是万万要不得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合我们今天修志。我们只有热爱方志事业,才能编修出质量较高的志书;如果大家真心热爱修志,有这几次培训也就行了,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我们对修志不感兴趣,我在台上口若悬河,你在台下昏昏欲睡,别说本来我就没有什么水平,就是有点造诣,讲得出神入化也是徒费唇舌。志书编纂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110多个承编单位,在座的各位主笔,一定要热爱方志事业,一定要珍惜这次修志机会,一定要认真消化和吸收我们孙主任、仓主任所讲的内容,多看看我们发给的《<宿迁市志>编纂手册》。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我热切地盼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能按时交出合格的志稿。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市史志办 高行舟

                                                    2013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