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中共宿迁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宿史工办﹝2023﹞29号 签发人:李军
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92号建议的
会办意见
市委宣传部:
经研究,现对沈百玲代表提出的关于更好地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的建议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代表时参考:
一、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方面。一是联合有关单位,共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7月底,联合宿迁市委宣传部制定发布《推进理论武装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的若干措施》,提出“持续深化宣讲宣传”“传承保护红色资源”“凝聚合力协同推进”等六项举措,全面推进理论武装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促进宿迁红色文化研究发展、宣传利用。二是加强各类纪念场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2022年,我办着眼串珠成链,把全市108家公共文化场馆有机联接,组建全国首家设区市级史志馆联盟,制定出台《宿迁市史志馆联盟运行暂行办法》,规范推进史志馆联盟常态运行。2023年,我办联合宿迁日报社,策划《小史小志带你下“馆”子》系列新媒体创意产品,精选酒史馆、中国杨树博物馆等一批有特点、有看点的场馆,以我办卡通形象IP“宿小史”“宿小志”为第一视角,走进各场馆,拍摄探“馆”视频,设计手账海报、新媒体长图等,打造“史志馆联盟”多元化的IP形象。
二、注重资源挖掘,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方面。一是加强红色资源普查。2021年,我办联合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寻访:身边红色印记”活动,寻访中国共产党领导宿迁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各类遗迹、遗址、纪念设施等,征集红色印记256处,编印全市“红色地图”和《红色印记图集》。2022年,我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开展“你的名字,我的坐标”寻访烈士命名镇村活动,排查统计全市烈士命名红色地名(包括烈士命名的村、镇、组,公园、广场、道路、桥梁、学校等)28个,形成汇总资料,安排媒体报道,开展故事宣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掌握学习宣传宿迁革命先烈英雄事迹。二是加强党史书籍编纂。近年来,我办立足基本职能,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宿迁历史》第一卷(1927—1949),填补建市以来党史基本著作的空白,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必备教材;编纂出版《宿迁印记2022》,特设“宿源”板块,分别推介宿迁党史教育基地及地情馆,图文并茂,并附影音二维码拓展阅读;编纂《刘少奇在宿迁》,填补刘少奇在宿迁领导人民抗战、建设的研究空白。
三、加强深度开发、打造红色教育品牌方面。近年来,我办不断加强党史教育基地建设,先后组织申报四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有6家革命纪念场馆成功入选,分别为,雪枫公园、宿北大战纪念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朱瑞将军纪念馆、宿北大战遗址公园、“春到上塘”纪念馆。2021年起,我办开展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命名挂牌工作,创新制定《宿迁市党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暂行办法》(宿史工办〔2021〕22号),连续2年共评选出2批20家市级党史教育基地。2023年,申报两家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收到10家市级党史教育基地申报材料。我办将继续推进党史教育基地评选,制定施行党史教育基地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全面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传承红色基因。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红色教育影响方面。一是创新打造“宿迁史志”新媒体宣传矩阵。我办深入挖掘党史地情资源,2022年在“宿迁史志”微信公众号开展“听见历史的声音”宿迁典型人物事迹云朗读活动,推出全国劳模事迹介绍、小鬼班血战朱家岗、回忆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孙明芝、泗洪四老太事迹介绍等文章。同时,开通视频号,推出配音版党史宣传片《记忆100秒》等,反响热烈。2023年上半年“宿迁史志”发布史志文章160余篇,阅读量达40万次,清博指数1—3月跻身全国地方志榜单第八,4月第十一,5月第六。1月进入宿迁市新媒体影响力榜单(政务类微信公众号)。二是开设“宿迁史志大讲堂”。邀请市内外文史专家,以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等市史志馆联盟场馆和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等红色场地为依托,开展史志大讲堂,讲述宿迁故事,弘扬宿迁文化。2022年至今开展14场,线上线下覆盖群众达30万人次。
宿迁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今后工作中,我办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加强地方革命历史研究宣传,聚焦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党史教育基地打造升级,配合各职能单位做好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中共宿迁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2023年9月5日
联系人:顾倩
联系电话:84368386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人代联工委
中共宿迁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综合处 2023年9月5日印发